分類
音樂

Sigur Rós – Hoppípolla:Soundtrack of Yu #1


過去整整十年,我一直迴避播冰島樂團 Sigur Rós 的〈Hoppípolla〉,甚至連 Sigur Rós 的歌我都很少再聽。直到前幾天參加大學畢業十年後的系友會,在返家的路上突然覺得:「是時候再聽這首歌了。」於是,那熟悉的鋼琴旋律、振奮人心的鼓聲與主唱 Jónsi 精靈般的歌聲又重返我的腦海。

十年前開始不聽這首歌的原因,其實很簡單:因為在我心中,這首歌實在承載了太多的記憶與感觸。〈Hoppípolla〉就恍如時光機般,能把我帶回十年前在清華念大學的最後時光,尤其是 2011 年下半年,因為畢業公演《仲夏夜之夢》與許多人至今結下的不解之緣。

這首歌是這齣劇最後一場戲的配樂,也是導演我私心偷渡愛團的成果。《仲夏夜之夢》最後一場戲是穿梭人界與仙界的精靈 Puck 的獨白。當這齣劇越導到後面,我越覺得 Puck 才是這齣劇的真正主角,因為若沒有祂的「亂點鴛鴦譜」,這整齣劇的種種都不會發生;而我自己也偏好這角色所帶給觀眾的靈動與活潑的感受。

這場戲其實很有意思,因為莎士比亞刻意打破第四道牆,讓 Puck跟觀眾直接對話。也因為如此,在排演這場戲的時候,就認為要讓Puck 走入觀眾席,對著觀眾講出這段台詞,更能打破真實與夢境之間、現實與戲劇之間的區隔:「如果精靈們有什麼冒犯的地方,請當作你們做了一場夢⋯⋯當成睡了甜美的一覺,這枯燥乏味的劇情,其實就是個夢,各位,請多包涵。」

而〈Hoppípolla〉混和著溫柔與力量,又帶著希望的旋律,與這場戲的氛圍實在太相符,也為這場戲/這段排戲時光劃下極完美的句點。與眾人完成一場美夢的經驗,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十分難忘。

這首歌的懷舊力道到底有多強?強到我系友會當晚都在回顧那一兩年我在噗浪上發的各種廢文。也讓我意外找到,原來當初我是非常有意識地要把 Sigur Rós 放進這齣劇當中:「一直很想在劇裡面偷渡吸個螺絲,覺得他們的空靈感在某種時刻很搭劇中的畫面。」

有意思的是,我是直到今年才認真去查,「Hoppípolla」在冰島語的意思是「跳入水坑」,而歌曲最後唱得是「我流了鼻血,但我總是會再站起來。」2022年,可以重新聽起這首歌的我,也意外從之中找到新的力量來源。

有興趣觀看這齣劇的朋友,這裡好像看得到。

======
註1 身為音樂狂的導演,當年覺得最可惜的就是謝幕的歌曲,沒辦法說服大家用 Arcade Fire 的〈Wake Up〉。我一直覺得這首歌的意境超適合結尾,但卻被嫌這首歌很像喪禮放的歌。

註2《Soundtrack of Yu》是目前在嘗試的新的寫字計畫,想把一些個人生命與歌的故事寫下來。尤其這次翻了十幾年前,甚至二十幾年前自己所寫的東西之後,真的感謝當時的自己有把那些感覺化為文字。因為有很多的細節,要不就是我壓根忘記了,要不就是其實跟我記得不大一樣。目前大概有至少想到十幾首歌了,希望能以一週一篇的節奏慢慢寫出來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