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

A collection of 7 posts
2022 台灣地方期中選舉雜談
人生

2022 台灣地方期中選舉雜談

覺得把一些雜感寫下來,兩年後(2024總統大選)或四年後(2026地方選舉)再回來看,說不定會很有意思。 以下主要是我的想法+同溫層社群的觀察+家中的政治討論。 說到家中的政治討論,我自己覺得我家算是某種典型的台北市中產階級的投票模式:我——中間偏綠的腦力密集勞工、家父——泛藍支持者,白領勞工、家母——偏藍的中間選民,家庭主婦&兩個對選舉較不關心的弟弟。然後我們住在一直很藍的文山區。 我們大概四年前開始,就可以蠻平心靜氣地交換政治觀點。所以比起同溫層的回聲效應,會覺得比較能掌握大環境的選舉動態。我們仨今年也剛好分別投給台北市的三個主要候選人。另外,一個弟弟有投票,一個出去玩了。 但畢竟我沒有真的投入選舉,也沒有政治人脈,純粹就是一個台北人在電腦前面掌握選情。我大多數關於台灣選舉的知識,是約莫十年前,姚人多的「社會學導論」跟「台灣民主化」課上學到的。之後就是個人體驗。 背景交代完成。以下雜談。 1. 選前若看推特,你還以為民進黨要大獲全勝了。 * 從外部看來,寒蟬效應加上沉默螺旋,讓民進黨&
13 min read
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the space
人生

2022/04 回顧

五月上旬因為綜合因素陷入今年首次的大低潮,導致積累很多待辦事項一直做不完,然後就持續低潮。決定先來把四月回顧寫完,至少了結一件事。 閱讀 2022 年 04 月讀了 8 本書:《開口就說對話》、《你唯一需要的投資指南》、《雖然血淚,我還是喜歡翻譯》、《FBI 談判協商術》、《生時間:高效率時間管理術》、《夢中的橄欖樹》、《夢的化石》、《控告婚姻》。 這個月看了比較多關於談判的書。越來越覺得溝通很重要,希望看完這些書能有些進步。還是希望多增加閱讀的比例。(不一定是數量,現在越覺得閱讀是重質不重量,但大量閱讀絕對還是很有幫助。) 電影 2022 年 04 月看了 11 部電影:《尋秘街拍客》、《異星入境》、《飛向太空》、《考萊塢之命運迴圈》、《我的舅舅》、《巴西》、《拿破崙炸藥》、《遊戲時間》、《我的人生不同步》、《貝禮一家》、《玩命再劫》 有一半以上是在金馬奇幻影展期間看的,所以也寫了一篇〈
7 min read
2022/03 回顧
人生

2022/03 回顧

這個部落格就整整荒廢了一個月,上一篇文章竟然是 2022/02 的回顧。這個月更為忙亂一些,但在年度計畫上有個大進展。以下照慣例,流水帳。 閱讀 2022 年 03 月讀了 11 本書:《快樂鬧學去》、《排名詭計》、《管他的:愈在意愈不開心!停止被洗腦,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》(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*ck)、《面對肥胖的真相》、《聲入 Spotify》、《誰替亞當斯密做晚飯》、《沒有女人的男人們》、《編輯這一行》、《無麩質飲食,打造健康腦》(Brain Maker)、《當洗腦統治了我們:思想控制的技術》、《女人與女孩的原罪》。 好像沒有做到上個月預計讀比較多商業理財書。倒是讀了一些健康相關的書,也因而調整飲食上的策略。 電影 2022 年
6 min read
2022/02 回顧
人生

2022/02 回顧

二月底三月初,有點密集地跟醫生打交道:先是二二八連假急性腸胃炎倒在床上兩天,也去看皮膚科跟耳鼻喉科解決一些不嚴重但長期困擾的問題。 認真開始記錄生活進展之後,再次深刻體會,人生的前進往往是許多微小而不起眼的事情累積而成的,難以一蹴而成。然後,時間真的好少,想做的事情好多。 一樣,下方流水帳。 閱讀 2022 年 02 月讀了 9 本書:《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》、《緣起不滅》、《關於女兒》、《月經不平等》、《裙底下的劇場》、《釣愚: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》、《撒哈拉歲月》、《上游思維》、《稻草人的微笑》。 閱讀這個月少了。而且文學類偏高。主要是開始專心學寫程式之後,原本拿來閱讀的時間,很大一部分都挪給寫程式了。目前的調整方式是,每天固定一個時段,閱讀文學與非文學的書籍。看下個月能不能有比較好的進展。 真的是困在國內太久了,因緣巧合下又重新看起了三毛。上次閱讀應該是小學泡在圖書館的時候。最深刻的是讀到三毛書中記錄人情冷暖的環節,是過去為異國情調吸引的我較沒注意到的。 另外,三月預計會安排多一點時間
6 min read
拍謝少年『夢夢夢』沈醉式演唱會線上版 心得
人生

拍謝少年『夢夢夢』沈醉式演唱會線上版 心得

拍謝少年一直是我個人很愛的台灣樂團之一,從第一張專輯《海口味》聽到最新的《歹勢好勢》,會覺得他們無論在歌曲內容深度、演奏技巧與編曲等等、台語的詞曲發音與咬合各環節,都有著很明顯的進步。看到台灣越來越多人喜歡他們,也覺得很開心(但現場票變得好難買。) 2021 年 12 月的時候,看到拍謝少年釋出要舉辦線上演唱會的消息,雖然當時的我對於「線上演唱會」到底能怎麼呈現有不少的遲疑與好奇,但還是基於一種腦粉心態買了演唱會的票加衣服與海報的套組。並且滿心期待 2 月 4 日的到來。 而拍謝少年果然沒讓我失望。無論是視覺與成音,我都覺得有值回票價,甚至超乎我預期的演出成果。 整場『夢夢夢』演唱會以九首歌組成,分成「清醒夢」、「踅神夢」跟「落眠夢」三個部分,並在三個不同的場景演出。(海邊、海邊的小鎮籃球場與室內的劇場)原本專輯中合作的音樂人柯仁堅(濁水溪公社)、陳惠婷(Tizzy Bac)與余佩珍則分別在三個部分出演。演出曲序基本上跟的《歹勢好勢》
6 min read
2022/01 回顧
人生

2022/01 回顧

每個月的最初稍微回顧一下過去一個月,讀了哪些書、看了哪些電影,或者做了什麼特別值得分享與記錄的事情。也追蹤一下年度計畫的進度。(流水帳警告) 封面首圖的形式還在嘗試中。先抄一段這個月看到、讀到印象深刻的句子。這月最喜歡的還是《千年女優》,但已經放到網站的其他地方用,就不重複出現。首圖文字來自於電影《幸福綠皮書》(Green Book)。 閱讀 從去年底開始,就有意識地針對特定主題密集閱讀(但當然還是會讀點非主題的。)從十二月底到目前為止的閱讀主題是「女性主義/性別歧視/厭女」,不過,中間有稍微讀了一批討論「依附理論」的書,但最經典的三本大部頭的著作,可能會等認真研究時再去讀。 2022 年 1 月讀了共 10 本書,粗體的代表個人推薦閱讀:《依附》、《孤獨的冷漠》、《大腦依戀障礙》、《女性主義》、《致賢南哥》、《他人》、《不只是厭女》(這本書很尷尬,書本身是非常有啟發性的,但是中文翻譯本實在是糟到不行)、《這是愛女,也是厭女》
5 min read
2022年度計畫
人生

2022年度計畫

2021 年充滿震盪,無論是世界或自己:第三本譯作出版、投入美股主動投資(歷經上沖下洗)、開始嘗試各種副業、年底提離職決定挑戰未知、開始頻繁運動⋯⋯ 於是覺得該為自己設定 2022 年的年度目標,但只定有些許跳脫舒適圈、在自己掌握範圍內、且有小目標可以逐步執行的。 今年的 motto,因為是 2022 年,有三個 2,一個 0,所以我有點假掰的設定為:「做 75%的清教徒,25%的異教徒。」將日常生活中的一般選擇降到最低,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留給具有開創性、創造性的事物上。  2022 年的六個目標: 1.開車環島 2.鍛鍊出健康的身體,並讓自己變得更好看 3.完成至少兩個程式類的 side project 4.能用吉他至少彈唱 Travis 的 Closer 5.
1 min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