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rmur

公開的樹洞。


2023

#19 05/24 18:58 
沒什麼原因,想把 M83 的〈Wait〉設為自己的葬禮歌單。

#18 05/04 20:43
看到史航的新聞,時時警惕自己,不要是把女性主義掛在嘴邊,用拿來沽名釣譽的噁心異男。我覺得這比只有男性氣概的異男更噁心。

#17 04/19 22:20
每次工作完去 JLK SAKE STUDIO 工作都很有收穫。店員們人都很 nice,今天還剛好聊到準備要出門,店員推薦了兩瓶茨城好喝的清酒:森島酒造太平海。雖然當然是他們家有的產品,但查了一下 saketime 評價都蠻好的。明天去水戶車站喝一下。

#16 04/16 14:06

Black Pink 在 Coachella 的表演應該是唱現場的。雖有瑕疵(所以聽得出來是現場),但唱功聽得出來很好。

我還是沒辦法理解偶像團體的魅力。只是邊看表演邊在思考,到底穿著「性感」是一種男性凝視,還是一種女力展現?好啦,在兩極之間存在著模糊空間,都是需要放在脈絡裡面討論。

繼續看只是又在想,會不會根本 Black Pink 的 TA 就不是我這種異男?因為 Black Pink 真的蠻「帥」的。

#15 04/15 22:59

第五本譯作。

#14 04/15 08:20
荷爾蒙爆發的音樂,我還是比較喜歡龐克。(聽 Coachella 有感)

#13 04/14 14:20

今天(一樣跳著看)《大嘻哈時代2》的決賽。再次確認我是 wordplay 掛的。大概除了 Leo 王之外。他的表演好猛。帶的樂手也好猛。

講到 Leo 王,我覺得 Leo 王的 flow 真的是一絕。看似無招其實有招。有些參賽者的 flow 就是稍微乏味了一點。(再次確認我是偏旋律掛的,但我又很不喜歡 auto-tune)。但我覺得 flow 也是最吃個人審美觀的,有時候就是特別喜歡某種 flow(某個人的 flow),但不喜歡另一種 flow。Just like 樂風。

但這節目的製作水準真的超高。

四個主持人也可以說是網路世代反攻電視的例子。(除了阿達之外,都是廣義的 YouTuber。但阿達也是有 YouTuber 的身分。)

#12 04/09 11:07

終於比較認真看了《大嘻哈時代2》。過去我一直說不上來,為什麼相較於歌唱選秀節目相比,饒舌選秀節目比較難讓我有感覺。

今天邊跳著看這一季比賽影片的時候,突然有個想法:我想是因為身為一個觀眾,饒舌的選秀節目可以被打分的項目變多了,於是「瑕疵」就更多。

歌唱比賽,通常就會聚焦在關注參賽者的歌曲詮釋跟歌唱技巧。尤其對像我這樣一個路過的觀眾而言,我不會知道這個參賽者的人生故事、人設、個性,就是純粹感受歌唱所帶來的渲染力,以及歌唱者的舞台魅力。於是感性多於理性。

但饒舌比賽,跟歌唱比賽相比,還多了創作能力在之中(包含寫詞、詞跟 Beat 的 Flow 的咬合程度⋯⋯)。而且饒舌的詞又長,能夠被挑剔的地方就變多。於是理性就多於感性。

當然也跟自己特別在意文字的錘鍊有很大關係。聽這些選手的歌,免不了都會跟熊仔、蛋堡、小人的詞比較。

一個專業歌手跟歌唱比賽參賽者的演出實力的落差不會太明顯,但是專業的 Rapper 跟饒舌比賽參賽者的演出實力落差就卻非常明顯。就越沒有那種讓人眼睛一亮的片段。(當然平常聽到饒舌歌手的專輯,打磨的時間也絕對多於參賽者。)

另外,我覺得《大嘻哈時代2》專業的舞台設計跟成音,也更凸顯這樣的落差。

但或許就是因為饒舌比賽可見的「瑕疵」更多、能夠傳達的訊息更多、加上這個樂種的特性。觀眾更能感受到參賽者的「真實」。

在這個社群的虛假年代,我們更珍惜那些「真」,這也是選秀節目之所以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。(雖然是這麼說,但為什麼這一屆感覺那麼多 auto-tune 啊?還是我剛好都點到?)

但雖然說那麼多,我想饒舌節目沒辦法打動我的最大原因,最主要就像朋友說的:因為我就是個搖滾咖吧。(但我印象中之前看過搖滾選秀節目,我覺得比饒舌更不忍直睹。)

再來是,我不那麼喜歡節目裡呈現的饒舌歌曲某些「特質」:大屌歌、充滿「少年漫畫」的氣息(看看滿身是傷的我,最後終於站上人生巔峰。太正面惹。)、男性氣概的過度強調⋯⋯

但不得不說,這波饒舌節目出來之後,我會好奇有沒有可能自己來寫寫看饒舌歌。或許自己創作過之後,就知道更清楚知道饒舌的難處在哪。單純說說總是容易,自己跳下去做就知道困難重重。

#11 04/02 22:41

現代社會,太多情緒混雜在一起。一下悲傷,一下快樂;沒有足夠的時間悲傷,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快樂;要在社群網站分享悲傷,也在社群網站分享快樂。 會在社群網站感到悲傷,也在社群網站感到快樂。有時候,還是讓子彈飛一回吧,

R.I.P. 坂本龍一

#10 03/31 11:17

家隔壁的幼兒園,居然在唱的是哆啦A夢的主題曲!?

#9 03/30 22:21

Raycast 的 snippets 功能搭配 ChatGPT 真的可以做 prompt 的迭代。試了一個超讚版本的英翻中 prompt。

#8 03/29 19:57 

原來有一種日本拉麵類別是佐野拉麵。是栃木縣的特殊款。

#7 03/27 13:47 

雨水越少,花越是開得燦爛。怎麼覺得有點悲劇美學:越是面臨生存的危機,越是燦爛。這種感覺好日本。

#6 03/25 19:18

大概跟經濟有週期一樣,我發現我這兩年來,農曆過年後的兩個月,體重都會止跌反彈一陣子。

#5 03/25 08:59

味覺跟嗅覺的體驗,在 AI 時代會不會更加珍貴?因為目前科技的觸角還沒有伸到這個地方。不過順手也查到這篇新聞。還有之前朋友分享給我的新聞

#4 03/24 22:57

印象中之前就聽過,只是腦中剛剛突然浮現,找了一下,都是老哏了:

Data is the new oil.

AI is the new electricity.

#3 03/24 22:38

下午跟朋友小聊關於 AI 的焦慮。我真的是科技樂觀派。或許我對改變沒有那麼悲觀,對於既存的典範也沒有那麼留戀。

但我確實擔心:工業革命後採用至今的流水線教育模式,怎麼適應AI時代3-5年就典範轉移的動態。

再來就是,我們在廣義的知識學習上,可能少了很多走錯路的機會。有道是:「山窮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」

#2 03/07 10:42

完全忘記這個存在。因為太難納入工作流了。原來英文的 Trim 也有車子型號的意思。(連結

#1 02/26 10:45

是看到這篇才想要來嘗試,把那些(可能)值得分享的靈光一閃寫到自己的網頁中。正在拼湊、摸索如何在日常的工作流中,快速更新並上傳的方式。但目前還無解就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