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rmur

公開的樹洞。


2024

#02 06/02 14:23

在看一支 NewJeans 的〈How Sweet〉的 MV 解析影片時,學到一個澳洲俗諺「ducks on the pond」,根據澳洲國立辭典中心的定義:

Look out – female approaching! A warning cry from a male as a signal to other men that a woman is approaching a traditionally all-male environment. It is a reminder that the men should modify their language and behaviour to avoid giving offence. It was first used in shearing sheds, but is now heard in other places, especially in a pub. While the first written evidence comes from the early 1980s the phrase probably goes back several decades earlier.

#01 05/07 11:12

王爾德《獄中記》:「在這裡我還要說:碰上你,對於我來說是危險的,而在那個時候碰上你,對我來說則是致命的。因為你人生所楚的那個季節正準備播撒種子,而我則是在豐收的季節。」

寫下這封信的那年(1897 年),王爾德 43 歲,而波西 27 歲。

2023

#32 12/11 11:38

週末朋友分享他的「運動-工作」觀,我覺得值得借鏡。她說,如果一份工作讓她就連最基本的運動量(兩次重訓+一次有氧)都無法維持的話,就代表這份工作不適合了。

我想想,確實常常停下來不運動的原因,就是因為突然太多的工作湧進來。只是我的太多湧進來常常是自找的就是。終於把手邊的工作拚完一個段落,需要重新運動。

#31 11/24 11:29
想要發政治廢文,又不想發在社群媒體,也不想單獨成篇。終於想起來有這個地方了。

目前三腳督,民進黨看起來總統是躺著選,但是立委難說。

柯文哲是最想要藍白合的人(因為 TPP 沒錢沒資源,最有政治價值的就他本人),吳欣盈目前看起來就是一個沒選擇的選擇:沒有特別加分,但會不會扣分還不知道。新光第三代的光環,對於 TPP 這個民粹的政黨而言,應該還是弊大於利。

昨天君悅鴻門宴,侯明顯就是要去打柯文哲的。這樣看來後來的副手選擇也蠻順理成章的:最有戰鬥力、也最有辦法固深藍票的趙少康。但這麼看來,國民黨就是沒有想要贏總統了。(因為藍營的基本盤不足以獲勝,但是這個副手組合對於中間選民沒有吸引力)。對於國民黨而言,怎麼樣盡可能打壓柯文哲會是最大目標:昨天侯友宜已經示範過一次了。

郭會選嗎?我覺得基於一個任性應該會。雖然就是選個寂寞的就是。

後續持續在這裡發政治廢文好了。有時候也只是想要說一下而已,不必然的是想要有人讀。

#30 10/04 10:09

33234旅程的第一天就累爆。但日本看職棒好爽。巨蛋很舒服,加油聲很震撼,比賽內容也很好看。還有個溫馨小故事。

今天移動佐世保。

#29 09/20 10:03
雞蛋有點沸沸揚揚,但我看到的是泛綠中產階級和一般民眾之間的隔閡。還有台灣真的需要一個民進黨以外的挺台(主流)政黨。

不該因為民進黨是唯一挺台灣的主流政黨,就對他們的政策照單全收、一概護航。(但雖然這麼說,全世界的民主政治,好像就是兩個大黨的對抗就是。)

#28 09/08 08:30
正在準備大縱走的行程,聽到 Placebo 的〈Happy You’re Gone〉突然有點感傷。

#27 07/29 10:32

這幾天好像找到一個菌腦腸軸為什麼深得我心的原因:跟社會學一樣,這套邏輯更講究系統對個體的影響,解釋那些個體的「無意識行為」其實背後是因為某套系統的運作導致。(但其實這麼說,其實占星學不也是嗎?哈哈)

#26 07/28 13:02

NEVER BUY THE DIP AT THE FIRST DAY!

上次 AMZN 這次 LC,都是當天越買越跌。

#25 07/20 21:10

看這邊嘛向井君》有點有意思。看了第一集可以說在拆解不少男性對於戀愛交往裡面的窠臼。第一集討論到的「保護」這點,我之前就踩過類似的雷。蠻喜歡裡面提到「沒有女生的這個類別,每個都是獨立的對象。」的概念。蠻適合當作一般男性的戀愛指南。

但我覺得有趣的是,這部劇的TA到底是誰?因為感覺不像女性向的劇,但是年輕男性真的會看劇嗎?(純粹好奇)

而且找赤楚衛二演男主角,免不了會有那種「人帥真好」的錯覺,會不會難以讓一般男性帶入啊?原著漫畫似乎是被放在少女漫。

順便回應上一則的《我們離婚吧》,看完了。關於選舉的部分比婚姻的部分更有趣。宮藤官九郎真的很鬧(稱讚貌)。但後來由依的角色塑造好像有比較理解,她為什麼會先後喜歡上這兩個人:重點在於能讓她看到不同的世界,是她覺得很特別的人。這或多或少跟她的成長環境有影響到。

後面的轉折蠻不窠臼的。但我同意我看到某位網友的說法,收尾在第八集比第九集好。第九集就是再把每一條劇情線收攏。但反而少了原有劇情的張力跟主軸。

#24 07/11 20:12

《我們離婚吧》由依的現任丈夫大志跟外遇對象恭二都是長不大的男孩啊。看了覺得很恐怖。也深自檢討。一個媽寶,一個不社會化。到底為什麼這兩個男性角色會對女主角有吸引力咧?愛情真難。

《不可能的任務:致命清算》雖然有著大量的女性角色,也都扮演「看似重要」的人物,但是總是覺得還是淺了點,少了點女性的自主性質。

羅馬開車那段,尤其詭異。反派角色的手下Paris是個Road Rage,女主角Grace是個不會開車的三寶。啊就Hunt好棒棒很會開。然後都要使出相信我之術。

然後裡面刻畫的人工智慧,也太誇張了。好像長越大越對這種毫無節制的陰謀論感到厭倦。

但羅馬好美!好想去!

#23 06/23 18:36

從這一刻起當個好人還來得及。致那些傷害過人的人。

在這次一連串的事件裡,好像更清楚自己的態度是科技樂觀主義,但人性悲觀主義。

#22 06/12 17:53

覺得長大就是感覺失去的越來越多。消費主義讓我們擁有的很多,也就越容易感覺到失去。但很快的就有新的出現填補起那個失去的。到底是失去的速度快,還是填補的速度快?看到劉暐過世有感。

#21 06/12 10:44

在讀《性的正義》(The Right to Sex),很有啟發與刺激思考的一本書。但也看到一個很詭異的名詞叫做Platinum Star Gay,是指「不僅沒有和女性交往或性交過,而且因為是剖腹出生,連母親的陰道都沒有接觸過。」

#20 06/06 08:41 

因為一連串的事件,在台灣關於性騷擾的討論好像掀起一波高峰。但我覺得無力感也更強烈。從個人的角度而言,到底可以做些什麼,減少男性這樣的舉動啊? 讀了《致未來的男孩們》,好像得到了一些啟發。但我輩甚至更大年齡的男性呢?到底要怎麼樣讓他們能夠同理這些行為背後,對對方造成多大的傷害?

然後只是聯想,剛好蘋果在今天的 WWDC 一如預期的公布自己的 「Spatial Reality」的裝置「Apple Vision Pro」,或許 VR 會是一個能夠擴展同理心的媒介?

#19 05/24 18:58 
沒什麼原因,想把 M83 的〈Wait〉設為自己的葬禮歌單。

#18 05/04 20:43
看到史航的新聞,時時警惕自己,不要是把女性主義掛在嘴邊,用拿來沽名釣譽的噁心異男。我覺得這比只有男性氣概的異男更噁心。

#17 04/19 22:20
每次工作完去 JLK SAKE STUDIO 工作都很有收穫。店員們人都很 nice,今天還剛好聊到準備要出門,店員推薦了兩瓶茨城好喝的清酒:森島酒造太平海。雖然當然是他們家有的產品,但查了一下 saketime 評價都蠻好的。明天去水戶車站喝一下。

#16 04/16 14:06

Black Pink 在 Coachella 的表演應該是唱現場的。雖有瑕疵(所以聽得出來是現場),但唱功聽得出來很好。

我還是沒辦法理解偶像團體的魅力。只是邊看表演邊在思考,到底穿著「性感」是一種男性凝視,還是一種女力展現?好啦,在兩極之間存在著模糊空間,都是需要放在脈絡裡面討論。

繼續看只是又在想,會不會根本 Black Pink 的 TA 就不是我這種異男?因為 Black Pink 真的蠻「帥」的。

#15 04/15 22:59

第五本譯作。

#14 04/15 08:20
荷爾蒙爆發的音樂,我還是比較喜歡龐克。(聽 Coachella 有感)

#13 04/14 14:20

今天(一樣跳著看)《大嘻哈時代2》的決賽。再次確認我是 wordplay 掛的。大概除了 Leo 王之外。他的表演好猛。帶的樂手也好猛。

講到 Leo 王,我覺得 Leo 王的 flow 真的是一絕。看似無招其實有招。有些參賽者的 flow 就是稍微乏味了一點。(再次確認我是偏旋律掛的,但我又很不喜歡 auto-tune)。但我覺得 flow 也是最吃個人審美觀的,有時候就是特別喜歡某種 flow(某個人的 flow),但不喜歡另一種 flow。Just like 樂風。

但這節目的製作水準真的超高。

四個主持人也可以說是網路世代反攻電視的例子。(除了阿達之外,都是廣義的 YouTuber。但阿達也是有 YouTuber 的身分。)

#12 04/09 11:07

終於比較認真看了《大嘻哈時代2》。過去我一直說不上來,為什麼相較於歌唱選秀節目相比,饒舌選秀節目比較難讓我有感覺。

今天邊跳著看這一季比賽影片的時候,突然有個想法:我想是因為身為一個觀眾,饒舌的選秀節目可以被打分的項目變多了,於是「瑕疵」就更多。

歌唱比賽,通常就會聚焦在關注參賽者的歌曲詮釋跟歌唱技巧。尤其對像我這樣一個路過的觀眾而言,我不會知道這個參賽者的人生故事、人設、個性,就是純粹感受歌唱所帶來的渲染力,以及歌唱者的舞台魅力。於是感性多於理性。

但饒舌比賽,跟歌唱比賽相比,還多了創作能力在之中(包含寫詞、詞跟 Beat 的 Flow 的咬合程度⋯⋯)。而且饒舌的詞又長,能夠被挑剔的地方就變多。於是理性就多於感性。

當然也跟自己特別在意文字的錘鍊有很大關係。聽這些選手的歌,免不了都會跟熊仔、蛋堡、小人的詞比較。

一個專業歌手跟歌唱比賽參賽者的演出實力的落差不會太明顯,但是專業的 Rapper 跟饒舌比賽參賽者的演出實力落差就卻非常明顯。就越沒有那種讓人眼睛一亮的片段。(當然平常聽到饒舌歌手的專輯,打磨的時間也絕對多於參賽者。)

另外,我覺得《大嘻哈時代2》專業的舞台設計跟成音,也更凸顯這樣的落差。

但或許就是因為饒舌比賽可見的「瑕疵」更多、能夠傳達的訊息更多、加上這個樂種的特性。觀眾更能感受到參賽者的「真實」。

在這個社群的虛假年代,我們更珍惜那些「真」,這也是選秀節目之所以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。(雖然是這麼說,但為什麼這一屆感覺那麼多 auto-tune 啊?還是我剛好都點到?)

但雖然說那麼多,我想饒舌節目沒辦法打動我的最大原因,最主要就像朋友說的:因為我就是個搖滾咖吧。(但我印象中之前看過搖滾選秀節目,我覺得比饒舌更不忍直睹。)

再來是,我不那麼喜歡節目裡呈現的饒舌歌曲某些「特質」:大屌歌、充滿「少年漫畫」的氣息(看看滿身是傷的我,最後終於站上人生巔峰。太正面惹。)、男性氣概的過度強調⋯⋯

但不得不說,這波饒舌節目出來之後,我會好奇有沒有可能自己來寫寫看饒舌歌。或許自己創作過之後,就知道更清楚知道饒舌的難處在哪。單純說說總是容易,自己跳下去做就知道困難重重。

#11 04/02 22:41

現代社會,太多情緒混雜在一起。一下悲傷,一下快樂;沒有足夠的時間悲傷,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快樂;要在社群網站分享悲傷,也在社群網站分享快樂。 會在社群網站感到悲傷,也在社群網站感到快樂。有時候,還是讓子彈飛一回吧,

R.I.P. 坂本龍一

#10 03/31 11:17

家隔壁的幼兒園,居然在唱的是哆啦A夢的主題曲!?

#9 03/30 22:21

Raycast 的 snippets 功能搭配 ChatGPT 真的可以做 prompt 的迭代。試了一個超讚版本的英翻中 prompt。

#8 03/29 19:57 

原來有一種日本拉麵類別是佐野拉麵。是栃木縣的特殊款。

#7 03/27 13:47 

雨水越少,花越是開得燦爛。怎麼覺得有點悲劇美學:越是面臨生存的危機,越是燦爛。這種感覺好日本。

#6 03/25 19:18

大概跟經濟有週期一樣,我發現我這兩年來,農曆過年後的兩個月,體重都會止跌反彈一陣子。

#5 03/25 08:59

味覺跟嗅覺的體驗,在 AI 時代會不會更加珍貴?因為目前科技的觸角還沒有伸到這個地方。不過順手也查到這篇新聞。還有之前朋友分享給我的新聞

#4 03/24 22:57

印象中之前就聽過,只是腦中剛剛突然浮現,找了一下,都是老哏了:

Data is the new oil.

AI is the new electricity.

#3 03/24 22:38

下午跟朋友小聊關於 AI 的焦慮。我真的是科技樂觀派。或許我對改變沒有那麼悲觀,對於既存的典範也沒有那麼留戀。

但我確實擔心:工業革命後採用至今的流水線教育模式,怎麼適應AI時代3-5年就典範轉移的動態。

再來就是,我們在廣義的知識學習上,可能少了很多走錯路的機會。有道是:「山窮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」

#2 03/07 10:42

完全忘記這個存在。因為太難納入工作流了。原來英文的 Trim 也有車子型號的意思。(連結

#1 02/26 10:45

是看到這篇才想要來嘗試,把那些(可能)值得分享的靈光一閃寫到自己的網頁中。正在拼湊、摸索如何在日常的工作流中,快速更新並上傳的方式。但目前還無解就是。